阿胶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阿胶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武乡追寻八路军的足迹【消息】

发布时间:2020-09-15 20:25:17 阅读: 来源:阿胶厂家

位于王家峪村的八路军总部旧址。

杨尚昆用过的铁水壶。

历史回顾

八路军总部从1937年8月25日在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正式成立,到1945年8月20日正式撤销前方总部机关,先后转战陕西、山西、河南、河北4省35县,只有5个县曾经重复进驻:沁县两次进驻、襄垣两次路居、黎城三次路居、辽县三次进驻,唯有武乡是五次进驻。武乡之所以成为华北抗战的指挥中心,成为领导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核心地区,离不开八路军总部的多次驻扎。八路军总部从1937年首次进驻武乡,到1942年最后一次离开,先后进驻了五次。第一次,1937年11月14日从榆社县城到武乡驻东村,1937年11月15日离开转移至沁县开村;第二次,1938年4月10日从沁县小东岭到武乡先后驻马牧、义门、寨上,1938年5月23日离开转移至沁县南底水;第三次,1939年7月15日从黎城霞庄村到武乡先后驻砖壁、王家峪、石瓮,1940年10月14日离开转移至黎城县西井村;第四次,1940年10月22日从黎城县西井到武乡先后驻拴马、宋家庄、砖壁,1940年11月4日离开转移至黎城县仟仵村;第五次,1942年5月27日从辽县(今左权县)武军寺到武乡驻砖壁村,1942年6月17日离开转移至辽县麻田镇。八路军总部五次进驻武乡,在武乡县境内总共驻扎536天。

现状浏览武乡红色旅游创佳绩

据武乡县委宣传部长李军印介绍,近年来,武乡县充分发挥知名的革命老区优势、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和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深入挖掘最能体现武乡文化旅游形象的八路军文化旅游产业,坚持文化引领,举全县之力打响全国红色旅游第一品牌,打造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基地、全国唯一的八路军文化基地、全国知名的红色文化产业基地,集中精力包装、推介和挖掘了一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太行龙洞、八路军文化园先后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实施建设了八路军文化园、游击战体验园、《太行山》大型实景剧等一批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成功举办了六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邀请全国党史、抗战史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在该县举办了六届“八路军文化研讨会”,进一步提升了革命老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老区转型发展。2016年接待游客315.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4.04亿元。

○实地采访

7月4日,本报记者来到革命老区武乡县,寻访当年的八路军总部,追寻驰骋太行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将士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足迹。

武乡的历史地位非常突出

“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1940年5月,朱德受命返回延安,中途回望巍巍太行,挥笔写下这首《出太行》,坚信抗战必将取得胜利。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位于太行山麓的革命老区武乡县,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八路军抗战历史博物馆”,还被称作“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是与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齐名的红色摇篮和革命圣地。“八路军总部作为八路军最高指挥机关,其选择驻扎地是十分谨慎的。无论是从战略上、政治上都要充分考虑。八路军总部在8年转战中总共走过35个县82个村庄,仅在武乡就走过9个村庄。作为进驻次数最多和走过村庄最多的县,武乡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是非常突出的,是其他县无法相比的。”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史料研究部主任郝雪廷说道。

武乡是天然的游击战场

提及八路军总部首次进驻武乡,郝雪廷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他说,1937年11月14日晚上,八路军总部首次进驻武乡,第二天就走了,但是这个晚上奠定了多次进驻的基础。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政治部主任任弼时,为加强与第二战区的联系与沟通,亲率总部机关进行战略转移,于1937年11月14日经榆社县城,首次进驻太行腹地武乡县东村。当天武乡党组织接到冀豫晋省委的通知:八路军总部机关即到武乡,请组织欢迎。中共武乡县临时工委、县牺盟会、县人民武装自卫队领导,立即通过各种渠道,发动农民、学生云集街头,热烈欢迎八路军。县城附近各处贴满了欢迎八路军的标语,“欢迎救国救民的八路军!”“欢迎抗日红军!”“红军是抗日先锋队!”“八路军是人民的军队!”……这天晚上,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同志为了深入了解武乡情况,选择了农民段昌先家的土窑洞。他在这眼土窑洞里,会见了中共武乡县临时工委书记、抗日自卫队队长王玉堂,县委组织委员、牺盟特派员韩鸿宾,县委委员、中区中心支部书记武三友。王玉堂是知识分子,韩鸿宾是阎锡山政府委派的官员,武三友是雇农。找来这样三位同志,可以代表武乡各阶层的进步人士。任弼时同志一边认真地听他们的讲述,一边不时地做一些记录。任弼时同志继续询问了许多问题,最后郑重表示,“武乡的地理条件是个天然的游击战场;武乡的自然条件是个天然的粮米之仓;武乡的民众是英勇的、好胜的,不愧于这个名字,武乡,真是尚武之乡呀。”夜已过半,任弼时同志恋恋不舍地送走三位客人。通过认真调查,任弼时同志对武乡的情况做了充分了解:一是地理条件优越,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二是武乡建党早,群众基础好;三是人少地多,粮食产量颇丰,且地下资源丰富,便于军队驻扎;四是目前已经形成了群众抗日高潮。15日早晨,总部机关按照预定计划行程,离开东村向南进发,当晚抵沁县开村。八路军总部机关第一次进入武乡,虽然仅仅驻扎一天,但这一天却有着非凡的意义。正是这一天,任弼时同志对武乡的详细了解,成为八路军高级指挥机关以后数次进入武乡,把武乡作为八路军指挥华北抗战的战略支点和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神经中枢的主要依据。在这里,八路军总部运筹帷幄,直接指挥三师之众,在狼烟四起的华北大地上广泛发动群众,壮大武装力量,普遍开展游击战争,开创华北敌后广大的抗日根据地。

一把铁水壶,杨尚昆用了一年半

据了解,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馆藏革命文物3000余件,尤其是30多件国家一级文物非常引人注目。郝雪廷指着一把铁水壶对记者介绍说,这是他2003年在武乡县烟里村了解抗战历史时,在房东韩步霄家征集回馆的。只见这把水壶口径8厘米,高34厘米,重500克。1938年11月,原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刘少奇调任中共中原局书记,中共中央决定副书记杨尚昆接任北方局书记一职,主持北方局的全面工作,北方局机关跟随八路军总部行动。中共中央北方局与八路军总部转战进入太行山区的潞城县境内。面对严峻的形势,杨尚昆于7月15日率北方局机关转移至武乡县烟里村,与八路军总部驻地砖壁村隔沟相望。当时,中共中央北方局是保密机关,其名称只是对内,对外称为野政二梯队,杨尚昆就以野政二梯队主任的身份活动。所以,人们也不知道杨尚昆同志的正式职务,都叫他杨主任。这一段时间,杨尚昆同志工作特别忙。房东韩步霄见杨尚昆同志每天忙到深夜,一到晚上就用这把铁水壶给他烧一壶开水,送到他的办公室兼卧室。韩步霄还提醒杨尚昆同志,工作的时候记得多喝点开水,临睡的时候还可以用剩下的水烫烫脚。就这样,杨尚昆同志前后在韩步霄家住了一年半时间,一直使用这把铁水壶。

探访八路军总部旧址

“太行山上刮秋风,中秋佳节倍思亲,今儿想起了八路军,他是俺们最可爱的人,吔呀嗨!”一首《我们想念八路军》,唱出了革命老区王家峪村民与八路军的鱼水深情。7月4日上午,记者出了武乡县城,沿乡间小路来到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村,这里曾是指挥全国人民同日寇浴血奋战的大本营。刚进王家峪村口,就见坐北朝南的三座普通民宅,静静地并列坐落在一个狭长的山谷中。民宅的大门楼两侧挂着两个大红灯笼,门楣上“八路军总部旧址”七个大字赫然醒目。记者走进低矮的大门,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常见的农家四合院。两进白壁黑瓦的干净院落,很是沉静。小院里面房连着房,依山处有8孔窑洞。20平方米左右的小院子有两棵柏树,两棵丁香,地上铺着青砖,打扫得干干净净。走进窑洞,窑壁上分别挂着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照片。土炕、油灯、旧式桌椅、粗布被褥,一切都是那样的平凡。离开王家峪村,郝雪廷和记者前往了砖壁村,并为记者还原了当年八路军进驻武乡县的路线图:1938年,八路军总司令部随同一二九师开始挺进晋东南,当年4月从沁县小东岭进入武乡县。“进驻武乡后的八路军总部,在砖壁村驻扎时间最长,经历的历史重大事件最多。八路军总部之所以选择砖壁村,是因为这里三面临崖、沟壑纵横,仅有靠西一条峡谷小道与外界相通,易守难攻,是天然的战略要地。从1939年7月至1942年5月,八路军总司令部3次进驻砖壁村,指挥军民在华北敌后进行了一系列著名战役和战斗,彭德怀、左权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中共中央北方局在此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因为砖壁村地势较高、干旱缺水,八路军总部曾转移到十几公里外、地势较低的王家峪村,驻扎了3个多月,后因战争需要,又返回了砖壁村。直至1942年,总部又转移到左权县麻田村。据史料记载,抗日战争中,仅在武乡境内进行的大小战斗就达6368次,歼敌28800人。有很多重要战役,都是在这里发生或指挥完成的。如长乐之战、关家垴歼灭战、南关奇袭战、黄崖洞保卫战等。

本报记者 张文举

大话许仙

蛋蛋保卫战

倾世奇缘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