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阿胶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新闻】印度动刀煤炭垄断安国

发布时间:2020-10-18 20:44:22 阅读: 来源:阿胶厂家

两年半前全国性范围的大停电,也许仍会让很多印度人印象深刻:突如其来的断电,导致印度交通系统陷入混乱,全国超过300列火车停运,公路交通出现大面积拥堵;银行系统同一时间陷入瘫痪,甚至给印度的金融交易带来障碍。然而在第一次事故发生仅15个小时后,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及北方邦等几个地区在供电恢复后再次出现超负荷用电的情况,导致了第二次大面积停电。

为此,印度电力部门不得不颇为尴尬地从邻国输入电力,来满足新德里的用电需求。两年半后的今天,被称为“7·30印度大面积停电”的事故,早就成了印度历史的一部分,也成了各国讨论电力改革方案之际时不时会拿出来的负面样本。但“伤疤”尚未忘却的印度,却依旧还是那么缺少能源——如近日的一份报告说得那样,印度很可能是地球上“最缺乏能源”的国家之一:7亿人缺乏现代能源服务、3.1亿人缺乏电力、每年人均用电量只有700千瓦时(比全球平均水平低80%)。

那么,怎么解决能源缺乏和电力紧张的局面?

2014年12月25日,一个好消息终于传来,印度内阁通过了实施煤炭和保险改革的行政命令。印度媒体称,该命令强调了“印政府不顾议会中反对派的反对,推动经济措施改革的决心”。

其中,煤炭改革一直是莫迪政府的重中之重,并想通过改革,打破现有的垄断局面。印度总统纳布·慕克吉稍早前就对外介绍,煤炭行业改革将会是今年莫迪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旨在以透明的方式吸引私营部门投资”。

对此,印度《经济时报》认为,印度政府将在近期首度邀请私有公司通过竞争性投标申请采煤许可证,“这一措施将有效地结束国有企业印度煤炭公司的垄断地位,并以此缓解印度国内严重紧缺的煤炭供应”。

“缺乏能源的印度实际上一直在能源领域改革,上个世纪末,曾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进行了改革。早前几年,实际上也在煤炭领域进行了改革,如允许外资企业购买国营煤炭公司或煤矿的股权。”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印度经济专家刘小雪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但就现状看,上一轮煤炭改革的效果还未显现。”

“实际上,关键在于,印度不是没有煤炭资源,而是计划开发的矿山往往会因为自身的法律限制、当地居民的反对使得开发最终作罢。”刘小雪认为,想要再次推进改革,要让莫迪政府“上马”一揽子的配套计划。

破除垄断

煤炭领域,一直是印度想要改革的对象。2010年,印度《金融快报》就报道称,印度拟参照石油天然气勘探业改革的成功经验,对煤炭开采业进行大刀阔斧改革,以破除国企垄断、提高透明度、结束财政补贴。

“与中国类似,印度是煤炭需求大国。不同的是,中国好歹有诸多地方国有煤炭企业及中国神化和中煤能源两家央企,但印度的煤炭资源却掌握在极少数企业手中。”要求隐去单位的一位券商煤炭研究员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垄断,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效率低下”。

这家企业就是印度国有企业——CoalIndiaLimited.(印度煤炭有限公司,下称“CIL”)。公开信息是,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煤炭生产商,年产量达惊人的4.65亿吨。但该公司运营情况不佳,据称,“CIL每年每员工平均煤炭产量一直在1200吨左右,相比之下,澳大利亚超过1万吨”。

一组对比更能说明问题。就生产和煤炭储备情况看,印度仅次于中国和美国。但与中国2010年才首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相比,印度一直以来都严重依赖进口。去年11月,印度煤炭进口量为1608万吨,是CIL去年10月产量的40%。

“效率低下,没有竞争,那意味着,印度须引入竞争机制。”上述研究员说,“因此,打破垄断成为印度煤炭改革不得不走的‘一步棋’。”

事实上,《金融快报》当初也说,印度煤炭储量约为2.6721万亿吨,居世界第四位。其中,CII占全国总产量的87%。但《金融快报》强调,“改革的关键一步是将出售CIL10%的股权,以此帮助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直到2014年9月,印度媒体才报道称,印度内阁审批通过了39亿美元出售CIL10%股权的计划。

更关键的步骤是,莫迪确实想引入竞争。两个多月前,印度煤炭部对外发布了一份长达27页的法令,规定“任何公司都可以在印度以任何形式进行煤炭交易,无论是用于自己消费、出售还是其他目的”。

2014年12月22日,“打破垄断”的法令取得进展:印度议会对莫迪提议的结束对煤炭开采和销售的垄断“表示支持”,这成为印度打破国企垄断煤炭格局的第一步。

彭博社介绍,印度下议院人民院日前通过了一项法案,据该法案,“印度政府将授权包括海外公司在内的非国有企业在印度进行煤炭的开采和销售”。该版本与莫迪的计划大致相符,且比1973年印度制定的《国家煤炭法案》有了很大进步。该法案曾规定,除“特供”煤矿之外,其余所有开采煤炭只能出售给指定终端客户,剩余的煤炭将出售给CIL。

除了引入竞争,对于长期无法分配的煤炭区块开采问题,莫迪政府也走出了实质性一步。据印度媒体报道,除了已经宣布的74个煤炭区块外,印度煤炭部将在第一批煤炭区块出售中,拍卖另外18个区块来满足市场对化石燃料日益增长的需求。

“我们已经完成18个煤炭区块的拍卖工作,这18个区块拥有约1.2亿吨的煤炭储量。”印度煤炭部长AnilSwarup称。

Swarup也曾对外称,“印度在今年3月会给出明确的时间,在什么时候会彻底打破印度长达40年的煤炭垄断格局。”

满足需求

打破垄断,出售国有公司股权,不仅是为了改善公司的效率,更是为了满足印度的电力需求或能源需求。“还是和中国作比较,大家都说,中国电力需求不断攀升,实际上,攀升更快的是印度电力需求。”上述研究员说。

一份研究报告称,印度电力部长戈亚尔在设想的到2019年为“所有人提供电力”的2500亿美元投资计划中,“煤炭扮演关键角色”。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称,印度煤炭在能源供应总量中占据的比例预计将从如今的43%上升至2020年的46%及2035年的51%,同时在电力生产中保持其大约68%的占比。

慕克吉也表示,政府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混合使用常规和非常规能源“来大幅提升燃煤发电能力”。但他补充了一句更重要的话:印度需要将自己转变为一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制造业中心。

“为此,政府将建立世界一流的投资工业区,将主要沿着专门的货运通道和工业走廊分布。”慕克吉说:“为提高印度商品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我们将推进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简化贸易程序,从而减少交易时间和成本。”

事实上,正如分析人士所言,发展煤炭、满足电路需求,同样是为了“印度制造”的扬名立万。“印度制造”一直是莫迪政府上台后着力打造的内容之一。去年出访美国期间,莫迪一度“希望印度能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全球制造业中心”。

但制造业的发展,根本离不开能源供应,尤其是最基础的电力供应。日本一些汽车制造企业就曾在安倍晋三与莫迪会谈期间对媒体抱怨印度电力供应的不稳定。

曾在印度交换学习的周亮博士此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电力系统的不稳定对印度制造业发展是一个极大的障碍,“在印度南方,很多写字楼都自备发电机组。但工厂如果要自建电力系统,困难同样不可想象”。

“但至少,潜在的利益链条已经打开。煤炭改革,触发的是破除垄断,这将激活外资的潜力及本国民营企业的潜力。同时,进一步地提升煤炭产量,在满足本国居民电力需求的同时,更为制造业提供服务。”上述研究员说,“这意味着,煤炭,正成为莫迪改革的关键点,也是他打造‘印度制造’最关键的一点。”

不止如此,还有分析称,印度或已看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邻国中国利用燃煤发电,已让6.5亿人摆脱贫困,且迅速超越了人类发展指数的全球平均水平。在此期间,中国每年人均煤炭发电使用量从1990年的420千瓦时提高到3200千瓦时。

“印度也希望朝着这个方向迈进,其煤炭需求结构已经从1990年占发电来源的54%发展到如今的68%,相比之下,欧盟和美国分别为85%和93%。”上述分析称。

知易行难

刘小雪认为,印度煤炭带来的改革效应,或远没有想象中这么容易实现。“我知道一个案例,是关乎一家外资企业的。”她对《国际金融报》记者举例说,“前几年,印度煤炭行业也在改革,并吸引了一家外资企业进入该国的煤矿进行开采。后来,因种种原因,这家外资企业却被印度政府撵出了开采区,这意味着巨额损失。尽管这家公司进行了起诉,但最后仍不了了之。”

“也就是说,即使对外放开,印度能不能在煤炭领域吸引这么多外资及民营资本,还存在疑问。”刘小雪说,“就整体情况看,印度的投资环境跟中国、美国等国比,还差几个档次,尽管不可否认这个国家的潜力确实惊人。”

同样的案例出现在CIL的股权出售上。事实上,这是印度前总理辛格政府期间提出的一项计划,但直到2014年下半年才完成出售事宜,这其中,就遇到了CIL的阻力。

印度媒体今年9月的报道说,“尽管可能将面临矿工发起罢工行动的威胁,印度政府仍批准继续出售所持CIL的股份。2013年,类似策略成功阻止前任政府出售所持CIL股权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CIL的阻力还存在着。印度一位官员近日称,CIL工会威胁称要在1月6日开始进行为期5天的罢工运动。目的是为了抗议政府计划出售其股份和结束其在矿业和分销方面的垄断。

据报道,罢工工人也将在1月13日举行单独罢工,目的是要求更好的工作条件,包括一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7小时。

不止如此。在刘小雪看来,印度想要推进煤炭改革,还要诸多配套举措。“比如,铁路,能否同步提升铁路的运输效率,也是关键。又比如,怎么在民众的诉求和煤炭的开采间寻找到平衡点,也是一个问题。因为,就以前的情况看,煤炭开采不成,往往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地居民和环保人士的反对。”她介绍。

《华尔街日报》近日则评论,投资者对印度下的大赌注能否成功“将取决于莫迪能否克服已浸染数十年的国内官僚体制的弊端”,且印度经济增速在2014年第三季度放缓,“令外界对莫迪能以多快的速度实施在政治上颇为艰难的改革心存担忧”。

有分析称,莫迪可能难以推行在政治上不受欢迎的改革。比如,印度议会未来还会审议有关设立一项全国性的商品及服务税的议案,“但要从反对该计划的各政党所管辖的各邦获得支持,印度政府还面临重重障碍”。

印度财政部长贾特里近日也表示,改革是个长期的过程,“急于大幅改革容易遭到强烈反对,会干扰政府的日程”。

莫迪的决心

面对难题,莫迪不是没有注意到,更不是没有行动。回看印度煤炭改革条例通过的过程,莫迪的建议实际上并没有在议会获得通过。最终,莫迪没有罢休,他罕见地动用行政法令通过了该法案。“此举显示出莫迪政府突破政治阻碍、推动改革的决心。”印度媒体评论。

与此同时,2014年12月30日,有消息称,莫迪未来几周内可能会逐渐释放出多个重磅改革消息,进一步推行经济自由化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通过行政条例修改现行的土地征用法,此举被视作为财政部长阿伦·贾特里2月底宣布下一财年的政府预算作准备”。

“客观看,莫迪现在所处的环境比当年的辛格好了很多。同时,还有下议院的支撑,毕竟,当初大选时,国大党赢得了下议院绝大多数席位,这让他今后的改革少了些许阻碍。”刘小雪说,“但横向与中国相比,莫迪的日子还不是那么好过,因为人民党的阻力不可小觑。”

刘小雪认为,莫迪的改革还是会向前推进,外界也会继续看好,但前进的空间“恐怕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可喜的是,他至少是个作风强势的人,有自己的话语权,不会轻易打断自己的改革进程,避免出现进退两难的情况。

莫迪当初在其家乡古吉拉特邦任职期间,就以“改革狂人”的形象著称。媒体称,他创造了“古吉拉特发展模式”(“7·30大停电”中少数几个没有停电的邦)。《环球时报》称,古吉拉特邦近年来被西方媒体追捧为“印度最受欢迎的投资地”,甚至被印度人比成“印度的广东”。

值得注意的是,莫迪的改革远不止在煤炭、保险、税收等领域,他近期动作不断,还想在新能源市场“分羹”,也为未来的发展未雨绸缪。

有消息称,印度正在大规模发展太阳能产业,同时打算拟建世界上最大、产能预计达到750兆瓦的太阳能电站。该“超大型太阳能电站”是发电装机容量25吉瓦的光伏发电项目的一部分。据了解,目前太阳能开发商SunEdison已与印度方面达成了一个5GW的谅解备忘录,第一太阳能公司也已设立一个印度子公司积极参加当地的太阳能竞标项目。

对改革的重视及对未来的未雨绸缪,都让国际投行看好印度经济由改革激发的活力。

国际投行高盛近日称,2014年和2015年印度的实际GDP增长速度仍将落后于中国,但到2016年,“将以6.8%的增长率超过中国,而中国的增长速度将放缓至6.7%。那之后的两年里,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将继续超过中国”。高盛还认为,“由莫迪总理领导的印度新政府将推动该国长期延误的支出与改革,使经济在未来几年受益。”

瑞士信贷称,印度2015年以美元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将是全球最快。瑞信称,“印度表现亮眼,是因为比较基准非常低,且国家治理的结构改革正带动经济转变。”

花旗银行也认为,“相信印度2015年对土地、劳动力、资本与企业等生产要素将进行重大改革。如果这些方面的进展比预期快,有利于2015-2016财政年度GDP增长率达到我们预测的6.5%。”

但莫迪的改革,同样要更多的勇气和运气——他能否真正打破更多的固有利益、不对人民党进行大规模让步,同时,让屡遭通胀危机的国内经济更加稳定,可能还要更多的时间来检验。

河道清淤

深圳记账报税

心理咨询师证怎么考